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2018土耳其.08:Istanbul.伊斯坦堡.歷史篇

2018/11/22,我在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曾經作為羅馬、拜占庭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足足有1400年,與被稱之為"永恆之都"的羅馬相較,伊斯坦堡輝煌悠久的歷史不僅一點都不遜色,且其多元文化、宗教的兼容並蓄,更勝於羅馬。

千年不變的月光與聖索菲亞大教堂

Ayasofya Müzesi 聖索菲亞博物館

聖索菲亞博物館建於西元360年,比巴黎聖母院早了將近800年,在超過1600年的歲月裡,這座建築看盡伊斯坦堡的政權更迭,包容多元文化、宗教於一身。聖索菲亞博物館從西元360年啟用直至1204年,都是作為東正教的教堂使用;十字軍東征佔領伊斯坦堡後,這裡變成天主教教堂;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人征服伊斯坦堡之後,這裡又變成了清真寺。四百多年後,帝制結束、共和國成立,1935年凱末爾總統將此地改為聖索菲亞博物館

壯觀的聖索菲亞博物館,難怪查士丁尼大帝在落成時驕傲地說:所羅門,我超越你了!
聖索菲亞博物館內部一角,其中"淚柱"是熱門景點(右上圖)
只要把大拇指放在凹洞中,手掌轉一圈並默念心中的願望,願望就會實現

將近一千年的期間,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一踏入博物館的正廳時,挑高的圓頂建築顯得我們人類格外渺小,最大的黃金圓頂之下有四個巨大拱門支撐,拱門又與許多半圓頂連成一氣,光是看壯觀的屋頂結構,就讓人瞠目結舌。從屋頂懸吊下來的眾多吊燈,黃燦燦的燈光與金色的大圓頂,讓整個正廳金光閃閃。

聖索菲亞博物館內到處都佈滿黃燦燦的燈海
聖索菲亞博物館內著名的黃金鑲嵌畫:
祈禱圖(左上)、康奈諾斯皇帝夫婦與聖母子(右上)、基督與佐伊女皇帝夫婦(右下)、向聖母獻上聖索菲亞(左下)

世界各地時不時會發生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衝突,但在聖索菲亞博物館裡,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相處的還挺和諧。基督教的主祭台雖是朝向東方而建,但只要偏一點,麥加就在相去不遠的東南方;正廳四周的巨柱拱門上,基督教天使俯視著群眾,而天使旁卻是用精美書法寫著阿拉和穆罕默德阿拉伯文名字的大圓盤;牆壁上所繪的伊斯蘭幾何符號底下,是被石灰覆蓋的耶穌與聖人馬賽克大幅拼貼。宗教間和平共存的期盼,在博物館裡展現了曙光

聖索菲亞博物館內到處都可以看到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符號在一起
左上圖:黃金大圓頂上繪滿伊斯蘭教的幾何圖騰,但四個角落是基督教的天使
左下圖:伊斯蘭教的神龕歪歪的,因為教堂朝向正東方,但麥加在東南方
寫著阿拉伯文"阿拉"與"穆罕默德"的大圓盤,但後方走廊上有耶穌像

Sultanahmet Camii 藍色清真寺

隔著一個廣場與噴水池,藍色清真寺與聖索菲亞博物館遙遙相望。藍色清真寺的本名叫做蘇丹阿和密特清真寺,取名自下令興建的蘇丹之名,於1616年啟用。之所以暱稱為藍色清真寺,是因為其內牆裝飾著彩繪著鄂圖曼各式花草圖騰的藍色磁磚,加上清真寺內有260個小窗,當陽光透過這些小窗灑落至室內滿布的藍色磁磚時,散發出如炫目海洋般的光彩簡直讓人屏息......(以上都是書上說的)。

藍色清真寺是唯一一座擁有六根宣禮塔的清真寺
據說藍色清真寺的宣禮塔(右圖) 啟發了迪士尼樂園灰姑娘城堡的設計靈感

這麼美麗的清真寺,讓所有人都心嚮往之,觀光客很多、參觀的規矩也多,不僅必須依照預約的時段入內參觀,衣著也有規定,女生最好全身上下都要包緊緊,連頭髮都要用布巾包起來,因為伊斯蘭教認為女生的頭髮會誘惑人犯罪,但最後卻要脫鞋,還滿有趣的。費了這麼大工夫,排著隊入場,結果一進門就傻眼,因為藍色清真寺正在進行整修,幾乎三分之二的室內都鋪上一看就是假磁磚的布幕,既看不到牆面的磁磚、也看不到陽光從窗戶灑落,清真寺沒變成藍色,只好整個心情都變藍啊~

藍色清真寺中僅存的一角沒有包上布幕,真的很美
左上圖及右下圖:藍色清真寺整修期間,到處都是這種假到不行的布幕
右上圖及左下圖:要進入藍色清真寺全身上下都要包緊緊,但是可以光腳丫

Sultanahmet Meydanı 蘇丹阿和密特廣場

在等待進入藍色清真寺的空檔,我們來到一個與藍色清真寺同名的廣場,蘇丹阿和密特廣場,同樣取名自下令建造的蘇丹之名。拜占庭帝國時期,這裡是一座戰車、賽馬的競技場,也是當時人們的體育、社交中心;到了鄂圖曼土耳其時期,人們不再喜愛戰車賽於是荒廢了,競技場的觀眾席甚至被拿去作為藍色清真寺的建材。伊斯坦堡還真是每一片土地都有故事,每一塊石頭都有漫長的歷史啊。

Sultanahmet Meydanı 蘇丹阿和密特廣場

現在的廣場上有許多休憩、曬太陽的觀光客,以及三根大柱子。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是從埃及路克索搬來的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建造於西元前1490年,是整個伊斯坦堡年代最久遠的文物。為了想媲美古埃及的能工巧匠,君士坦丁七世也打造了另一座方尖碑,不知道是因為日後被人掠奪破壞,還是羅馬人的技術不如埃及人,總之現在這枝牆柱看起來多少有些東施效顰。最容易忽略掉的則是被鋸掉一半的蛇柱,從希臘德爾菲的阿波羅神殿搬來的蛇柱其實是三隻大蛇纏繞而成的青銅柱,應該很有特色,無奈被破壞後有點像枝大鐵釘。

由左而右分別是: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蛇柱、牆柱
日耳曼帝國皇帝送給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皇帝的禮物:噴泉亭

Topkapı Sarayı Müzesi 托普卡匹皇宮

托普卡匹皇宮盤踞在金角灣口的丘陵制高點上,無論從加拉達塔或博斯普魯斯海峽遊船,都能見識到皇宮優越的地理位置,坐制金角灣、扼制博斯普里斯海峽,所有動靜都在蘇丹的眼皮子底下,無所逃脫。當年鄂圖曼土耳其就是因為攻下了金角灣,所以才終結了拜占庭帝國,建立了另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所以更瞭解掌握這個地區的重要性。

托普卡匹皇宮的第二庭院大門:崇敬之門(左上圖及右下圖)
從皇宮最深處的巴格達亭(左下圖)可以看見整個金角灣(右上圖)
托普卡匹皇宮著名的"後宮",後宮裡發生的故事應該比眼前的景致精彩

將近五世紀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半數以上的蘇丹都以托普卡匹皇宮為家,最多有六千人居住在裡面,這裡有二座清真寺、九座浴場以及無數個房間......是一個完整的城中之城。整個皇宮分為三進,另外還有一個後宮;雖然不是每個房間都可以參觀,但看過幾個房間後就會發現房間陳設都大同小異。最華麗的當屬蘇丹的起居室了,瑰麗的磁磚拼貼、維多利亞女王送的立鐘、中國皇帝送的大花瓶.....都為房間增添了不少的尊貴感。

超華麗的蘇丹起居室:皇帝廳 (Imperial Hall)
皇帝廳裡處處都是珍寶
托普卡匹皇宮內的房間

皇宮內還有不少珍寶的展覽,包括:先知穆罕默德的鬍子、腳印模型以及摩西的手杖。當我們詫異地說這些伊斯蘭教聖物怎麼會在托普卡匹皇宮時,導遊解釋說,當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了整個北非和阿拉伯半島,是整個伊斯蘭世界的領袖,這些聖物珍寶怎麼不會在這裡呢。是啊,當我們參觀梵蒂岡博物館時,絲毫沒有懷疑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作品,因為身為整個基督教世界的中心,理所當然會有基督教世界的珍寶;而在數百年前,這裡就是整個伊斯蘭世界的中心,伊斯蘭世界的珍寶當然會匯集於此,是我太小看了伊斯坦堡、太小看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了。

大家都排隊進去看穆罕默德的鬍子
托普卡匹皇宮室外一景

Yerebatan Sarayı 地下水宮殿

西元523年,查士丁尼大帝有感於戰爭時如果沒有乾淨的水源使用,將導致敗果,於是下令建造了可儲存全市居民用水的超大蓄水池。這個蓄水池長140公尺、寬70公尺、高9公尺,蓄水量達10萬噸,用了336根大石柱支撐,就像一個位於地下的大型宮殿。

地下水宮殿現在已經沒有水了

這裡也是小說"Inferno地獄"的場景,可惜翻拍的電影卻沒有實地取景,有點可惜。我想大概是因為電影想塑造出地下水宮殿的陰暗與錯綜複雜,但實際上地下水宮殿因為每天要接待上千人次的觀光客,已經有了明亮的燈光、舒適不會迷路的小徑,也沒有水了。

地下水宮殿足足用了336根柯林斯式大石柱

不過還好,不管是小說、電影還是真實,梅杜莎都在地下水宮殿的深處出現了。神話中,凡是看到梅杜莎眼睛的人,都會變成石頭,後來有許多羅馬神廟都會設置梅杜莎的雕像,作為避邪之用。這裡不僅出現了梅杜莎,而且是被上下、90度顛倒地置於大石柱的下方,據說一開始是因為建造地下水宮殿的建材不夠了,所以只好從別處拆下來用,但人們又害怕梅杜莎的神力,所以就把她顛倒放置在大石柱之下,避免她作亂。

左圖及右下圖:壓在石柱下的梅杜莎在地下水宮殿的最深處,還是有點毛毛的
右上圖:為了紀念當年建造地下水宮殿而犧牲奴隸的"淚柱"

土耳其遊記摘要:
01.Şirince席林傑 >>> 02.Efes以弗所 >>>  03.Pamukkale棉花堡  >>>  04.Antalya安塔利亞 >>> 05.Kapadokya卡帕多奇亞的洞穴生活 >>> 06.Kapadokya卡帕多奇亞的熱氣球旅行 >>>  07.Istanbul伊斯坦堡的海峽悠遊  >>> 08.Istanbul伊斯坦堡的必看古蹟 >>> 09.Istanbul伊斯坦堡住好又買滿 >>> 10.土耳其旅遊結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