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2016年年初看了故宮所展的"天國的寶藏-教廷文物特展"
才知道原來聖彼得大教堂的大門不是永遠敞開
只有每隔25年或是教宗宣布的特殊禧年才會開啟
而此時此刻,正是教宗方濟各所宣布的"慈悲禧年"(自2015年12月8日至2016年11月20日)
這難道不是一個徵兆?!此時不去梵諦岡更待何時,於是展開了這次的義大利行
Castello di Sant'Angelo 聖天使堡
聖天使堡建於西元139年,原本是作為皇帝陵寢至今也保存著從哈德良至卡拉卡拉皇帝的遺體
中世紀時成為城堡要塞、彈藥庫、監獄,也曾經軟禁過教宗
"天使與魔鬼"中,是光明會的光明教堂所在地
在真實的現在則是博物館,但卻是一間網路上評價普普的博物館
"聖天使堡"之名起因於黑死病橫行的六世紀
傳說大天使米迦勒現身在當時的教宗格列哥里一世面前、就站在城堡上方
天使將手上的大劍一揮,黑死病就此終結
而現在,天使依然站在聖天使堡頂端,守望世人
![]() |
上圖中為聖天使堡頂端的大天使像,其他為聖天使橋上的天使像 |
我們從梵諦岡博物館出來,吃完中餐
來到聖天使堡已近下午二點,等一下還要去聖彼得大教堂,沒時間進去了
在城堡前仰望他的壯麗,聽著街頭藝人的表演,再看看美麗的台伯河,一個小時又過去了
聖天使堡與前方的聖天使橋 |
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
是古埃及方尖碑比較容易遇見、還是中華民國大使館?是文藝復興大師的真跡比較容易看見、還是中華民國大使館?
截至今日,全世界僅存二十個中華民國大使館
難道不比古埃及方尖碑、文藝復興大師的真跡還要珍貴、稀有?!
而教廷大使館又是這些碩果僅存的大使館中比較容易到達的
所以身為台灣人,來到梵諦岡,可以不去看西斯汀禮拜堂,也可以不去廣場上看方尖碑
但一定要到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的樓下拍張相
![]() |
右圖:本來只想拍協和大道的,結果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也意外入鏡,而且拍得好清楚 左圖:來到大使館門口,想要好好拍國旗,結果卻因為風大,怎麼樣也無法拍得全貌 |
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就在聖天使堡到聖彼得廣場的協和大道上,在加拿大大使館樓上
當我們到達大使館樓下時,果不其然遇見了一對來自台灣的夫妻
同樣也是來看難得一見的大使館,這裡成為專屬台灣人的限定景點
在此同時,卻也遇見來自對岸的遊客
他們喃喃唸著"中華民國",納悶是不是寫錯國家名稱,最後恍然大悟道:"這是台灣的大使館!"
我們的心中有著莫大的驕傲
Basilica di San Pietro 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 (英文譯為聖彼得,義大利文譯為聖伯多祿),本名西滿,原本是漁夫後來成為耶穌最親近的門徒之一,耶穌也賜名他為彼得
耶穌說:你是彼得,也就是磐石,我要在你身上,有如在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
耶穌升天後,聖彼得開始講道、帶領教會
後來遭迫害而殉教,被葬於如今的聖彼得大教堂下方
再後來人們依循著耶穌所言,在聖彼得之墓上,建立起教堂
16世紀教堂開始擴建,越建越大,最後成為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 |
下午近四點的排隊人潮,少很多了 |
不管關於聖彼得是磐石的故事是真是假,我都認為這是很浪漫的故事
如同磐石的教堂、如同磐石的信仰,堅定不移、強韌不屈
下午三點半已經沒有很多人在排隊入場,但排隊秩序著實很亂
經過大約半個小時排隊安檢,我們真正抵達教堂內部時已經下午四點多了
沒有太多時間欣賞大殿裡的華麗雕刻,只能先在人多駐足處,拍張照,待日後再來追憶吧
因為我們必須找到五點彌撒的舉辦場地
![]() |
左上圖: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像"; 左下圖:這是我看過最可愛的聖水缽了 右圖:小聖堂,沒什麼比虔誠的教徒更適合放在教堂裡了 |
就好像回教徒一輩子一定要去麥加朝聖一般
在聖彼得大教堂參加彌撒應該是所有天主教徒的心願吧
在華麗的聖體傘(Baldacchino) 附近被拉起了紅龍,包含聖椅祭壇(Altar of the Chair)在內遊客都無法靠近
正當覺得可惜時,我們得知五點的彌撒就在聖椅祭壇舉行
如果我們要參加彌撒,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越過紅龍,進入這塊為了我們保留的聖地
![]() |
造型華麗的聖體傘:貝尼尼用極為奢華、甚至有點誇張的方式製作出到目前為止都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銅鑄物 (據說建材拆解自萬神殿),就置於聖彼得大教堂的中心,聖彼得之墓的上方;唯有教宗舉行的彌撒,可在聖體傘下舉行 |
近距離看著閃耀著金光的祭壇,和平鴿好像就要飛向我們
沒有人能打擾我們的凝神注視,只需隨著彌撒的進程起立、坐下、跪拜
在這裡參加彌撒是場特殊體驗,因為這是一場拉丁文的彌撒 (沒有英文彌撒)
雖然完全聽不懂神父在說什麼,但因為天主教的彌撒禮儀全世界都相同
所以縱使受限於語言,但宗教禮儀卻跨越了隔閡,使所有參禮人的心念一致
(註:聖彼得大教堂每日都會舉辦數場彌撒,詳細時間請見:http://stpetersbasilica.info/touristinfo.htm)
![]() |
右圖:聖椅祭壇;左圖:聖彼得的聖椅,貝尼尼作品 |
一個小時的彌撒,結束時已經六點,而教堂六點半就要關門了
再度匆匆晃了一圈、買了個長唸珠給自己,就被西裝大叔的眼神逼退了
結果也沒注意到聖彼得大教堂的聖門有沒有開 (泣)
不過,能參加到彌撒就很開心啦,其他的等下次再來看吧
![]() |
右下圖:看起來好像是塊布,其實是大理石,真是不可思議的雕刻技術 左下圖:西裝筆挺的大叔六點半一到,準時出來用眼神逼退遊客 |
Piazza San Pietro 聖彼得廣場
不作功課、光憑第一印象,就會知道這是個美麗而壯觀的廣場做了功課,更能發現設計師貝尼尼埋了許許多多的秘密在這座廣場裡
聖彼得廣場並不如我所想是一個開放式的廣場,因為到處都有柵欄和椅子,不容易靠近 |
廣場兩側的廊柱區是由284根大理石廊柱組合而成,從聖彼得大教堂左右延伸,包圍著廣場
貝尼尼說這群廊柱列就像"母親的雙臂"般,要擁抱所有來訪的眾人
四排圓柱從橢圓中心呈放射狀配置,不同的角度看去有著不同的面貌
如果從廣場上的貝尼尼點看去,更能看見四排的圓柱對齊成單一排,太不可思議了
(貝尼尼點:橢圓形的聖彼得廣場是由二個圓形相疊而成,貝尼尼點便是這兩個圓的中心)
![]() |
從不同的角度看廊柱區,下圖是站在貝尼尼點拍攝,四排的廊柱整齊地劃為一排 |
廣場的正中央豎立著一座由古羅馬皇帝從埃及運回來的方尖碑
方尖碑最頂端有個空心的十字架,據說裡面還包含了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遺物 (丹布朗說的)
在方尖碑四周的地面上,還鑲嵌有"風花圖",表示黃道十二宮的方位
這裡是"天使與魔鬼"裡的第二個科學祭壇-氣Air
![]() |
上圖:教宗的宅邸,每周日的正午,教宗會在4樓右邊數來第2扇窗亮相 下圖右:貝尼尼點;下圖左:風花圖-東 |
11月晚上7點的天色已經全黑,人潮已經退盡,我卻怎麼也捨不得離開我的聖殿
一直到現在,無論在何處參與彌撒,聖彼得大教堂的和平鴿總是又再朝我飛來
義大利中部遊記一覽:
01.啟程 >>> 02.比薩 >>> 03.佛羅倫斯開飯 >>> 04.烏菲茲美術館 >>> 05.佛羅倫斯夜景 >>> 06.聖母百花大教堂 >>> 07.佛羅倫斯與羅馬住宿 >>> 08.羅馬PASS >>> 09.羅馬競技場 >>> 10.古羅馬遺跡 >>> 11.羅馬假期 >>> 12.天使與魔鬼 >>> 13.梵諦岡博物館 >>> 14.聖彼得大教堂 >>> 15.羅馬街頭隨意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